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沁楚 黄波萍 长沙报道
“我自己平时也在家泡茶,但对茶文化了解不多,而且缺少仪式感,这一次劳动教育活动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长沙学院大二学生熊睿刚刚参与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的茶艺文化劳动教育活动。提壶、注水、温杯、冲泡……在茶艺实训室里,学生们小心拨动茶盖、控制水流,动作轻缓柔匀,茶叶在水中旋转、舒展、下沉、上升,让人连连称赞。这场茶艺实践,正是学院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传承技艺、锤炼品格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经管实训大楼、敏学7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依托,以“劳育+环境美化”“劳育+专业学习”“劳育+非遗传承”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布置“家”、认同“家”、热爱“家”的实践体验中涵养品格,锤炼本领,强化担当,不断提升“长大经管之家”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环境美化:劳动精神扎根日常点滴
学院从细微处入手,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场景,不断美化校园环境。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环境清扫活动,共同维护学院公共区域的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开展“五好宿舍”评选,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寝室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从物品收纳到墙面装饰,各个寝室都展现出独特的风格。通过常态化、生活化的劳动实践,学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独立品格,让劳动精神真正“落地生根”。


专业学习:专业特色融入劳动实践
学院立足专业特色打造劳育课堂,将传统茶艺、餐巾折花技艺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匠心锤炼中感悟劳动之美,提升职业素养。茶艺课堂不仅教授茶叶鉴别、冲泡技法,更通过亲手实践引导学生感悟传统茶文化的精髓;餐巾折花等实操课堂则结合创意与技巧,让学生掌握多种折花技法,将劳动细节融入服务美学。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吴壮益说:“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学生逐步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为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非遗传承:劳动教育厚植文化底蕴
为响应非遗保护号召,学院将漆扇制作、剪纸艺术等非遗项目融入劳动活动。在漆扇工坊,学生从选竹、制骨到裱面、绘画,全程参与传统工艺制作,感受匠人精神;剪纸活动上,一幅幅红色窗花在指间诞生,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劳动教育悄然结合。非遗与劳动的跨界融合,既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让劳动教育更具底蕴与吸引力。
目前,学院在校学生工作处的指导下,打造经管“五星级的家”劳育品牌已形成“三位一体”的特色模式,近半年来累计组织校内外特色劳育课堂10余场,校园清扫活动20余次,打造特色寝室20余间,活动覆盖学生2000余人。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劳育体系,丰富特色劳育课堂内容,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以五育融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时刻新闻 2025.05.06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9/98/14932110.html